“心系投资者携手共行动——守初心担使命为投资者办实事”,为进一步倡导理性投资文化,凝聚市场各方共识,形成人人关心、关爱、关注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让投资者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中国证监会将每年5月15日定为“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回顾我国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总能发现金融战线先辈们艰难探索、毅勇前行的动人身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历史烟云,探寻抗战年代大江币诞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以金融的视角重温那段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激荡岁月。
1942年4月,为统一领导皖中地区抗日斗争,中共皖鄂赣边区委员会在无为恍城成立,随即设立皖中行政公署(后改称皖江行政公署),并组建皖中总金库。当时的皖江根据地主要流通法币,还有少量汪伪中储票、银元、铜板和制钱等,敌占区城镇还流通日本军用票和台湾银行票,货币流通十分混乱,加之敌人的封锁和市场掠夺,造成法币和铜元奇缺,币值不稳、比价随时变化,百姓深受其害。根据中央和华中局指示,皖江行政公署决定在皖中总金库的基础上成立大江银行,并组建印钞厂印制发行抗币(后称大江币)。同年8月末,皖江区党委主办的《大江报》刊出消息:“正在积极筹备我们自己的银行,定名为‘大江银行’。”大江银行的主要任务即发行大江币、代理金库、发放货款,配合货检、税收等部门掌握和调剂市场金融。
面对敌人严密封锁、物资设备极其匮乏的恶劣条件,根据地军民想方设法,积极为大江币发行创造条件。当时面临的首个难题就是印钞纸紧缺。大江印钞厂初期厂长许开良是经过长征的老红军,原为闽西造纸厂工人,懂得一点造纸技术,选址在大榆村北面下胡里山沟建立一座小型造纸厂,以楮树皮等为原料,以土法制纸技术,制作印钞的专用纸张。虽然这种“土纸”质地粗糙、入水后易分层,印钞时破损率大,钞票使用寿命不长,但缓解“缺纸”难题,且具有不易仿造的特点。后期,贸易通道打开后,又通过内线商人,从上海已停业的四明银行购进一批印钞纸,从而基本解决了纸源困难。
印制大江币的另一个大困难是印钞设备问题。初期印制的大江币是用石印版印刷的,之后不久又寻到一架脚踏圆盘机。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印刷厂不能自铸铅板,于是采用木刻,由《大江报》社美术工作者吴耘和程亚君两位同志负责,并执刀雕版。由于手工制版印制的钞票数量既少、质量也较差,财经处决定委托上海地下党来帮助解决印钞设备和技术人员问题。1943年底,地下党联系原上海中华书局印刷厂印制版技工过雪川到汤家沟实地查看。他回到上海后,在地下党的帮助下,着手采购印钞厂的机器设备、纸张,动员和招聘各工种的技术工人,于1944年5月中旬,将人员设备运到无为汤家沟,选址离汤家沟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姚家沟(时称大池州),建起了新的印钞厂,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迅速印出大江币约100多万元。
据考证,为方便货币兑换,大江银行当时下设汤家沟、含(山)和(县)两个分行和严桥、石涧埠、黄洛河3个“抗币”兑换点,累计发行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圆、贰圆、伍圆、拾圆、贰拾圆共8种面额,18种图案、26种版别、39种不同色别(包括“和含”、“皖南”等地区性发行在内)。据时任负责人叶进明回忆估算,大江币发行总额约在2000万元上下。1945年9月,大江银行停止印发大江币,并回收全部大江币,历时3年的大江银行与大江币,随着抗战的胜利结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大江币承载着抗日革命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共御强敌、英勇斗争的光荣历史,为江城儿女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大江币”的传奇历程也必将激励全体金融从业成员更加珍惜当下和平年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